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ISSN 2095-8870 CN 31-2107/G3

“专访”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访
    祝碧衡
    竞争情报. 2021, 17(1): 2-10.
    2020年9月,缪其浩研究员主编的《从洞察到谋略:国外科技智库研究》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以“科技决策支持系统”思路来研究科技智库。全书从决策支持理论、决策支持实践、智库机构案例及智库人物访谈四个方面,对国外科技决策支持生态的运行逻辑与科技智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视角,以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团队发现了诸多以往科技智库研究未被关注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读者较为科学地去理解科技智库的逻辑,认识它们在科技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专访
    徐宏宇
    竞争情报. 2020, 16(3): 2-8.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本刊自2020年1月起即选择新媒体作为传播载体,开设“情报战疫”专栏,希望借此系列原创文章帮助读者提升信息素养,以应对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信息疫情”。在选题策划时,我们发现,在此次战疫行动中,无论是医者关于新冠肺炎的专业解读,还是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评论,处处可见情报思维。我们深信,情报思维不应为情报人所独有,而须成为现今复杂信息环境下公众保持理性思考的一门必备技能。如何普及情报意识、传播情报理念?如何才能跨越情报与决策的鸿沟?图情机构如何转危为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话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希冀与读者分享、与同行探讨。思考还在进行,探索远未结束,让我们一起努力!
  • 专访
    缪其浩
    竞争情报. 2020, 16(1): 2-8.
    作为浦江创新论坛活动之一的“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于 2019年5月在上海举行。兰德公司科技政策研究专家斯蒂文 • 鲍珀博士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研讨会。在主办机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支持下,正在组织撰写新书《国外科技智库研究》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原研究员缪其浩于2019年5月9日对鲍珀博士进行了一次专题采访。访谈就智库定义、如何判别科技智库、技术生态体系、技术评估、研究方法和科技智库人员背景等事先准备的议题展开。根据访谈录音整理的英文稿经鲍珀博士审阅,现将经过删节整理的访谈记录发表如下,其中的注释均为编者所加。本文对鲍珀博士所述如有理解错误或表达不当,当由编者负责。
  • 专访
    陈煦
    竞争情报. 2019, 15(6): 2-9.
    笔访前,笔者曾通过谷歌学术、领英和脸书对克雷格 · 弗莱舍(Craig S.FLEISHER)做简单的了解,即使仅仅通过网络,也能发现克雷格不是一个“关起门”来做学术的人,他拥有很多情报人都有的重要特质——开放、合作、善于交流,并借此努力推动情报学术界与情报商业实践之间的沟通对话。在本次访谈中,从克雷格情报职业生涯的开启,到给情报人身体力行的建议,再到“自引”的众多参考文献,都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跨界”与开放。克雷格还对情报工具与方法、情报服务模式和情报职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预告了他最近正在研究的“共生联产情报”。本次访谈由于条件限制,采取了文字访谈的形式,对问题的阐述会比面对面访谈更周详,但问题间的过渡和深挖可能会欠佳,笔者根据回答内容对顺序做出了一些调整。
  • 专访
    竞争情报. 2019, 15(5): 2-5.
    2019年9月23日—26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携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国际科学技术信息理事会,共同合作举办主题为“开放科学与开放创新”的竞争情报上海论坛(SCIF)暨国际科学技术信息理事会(ICSTI)年会,这是SCIF自2003年创办以来首次与ICSTI合作,也是ICSTI年会第一次到上海。会议试图通过“开放”的思维激活图情机构的资源、服务,匹配创新生态圈内外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实现各种可能。为此,本刊特专访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刘炜,与读者分享更多关于开放科学、开放创新的理念以及在这股创新浪潮中图情机构的责任。
     
  • 专访
    黄吉,徐宏宇,高桥文行
    竞争情报. 2017, 13(6): 4-6.
  • 专访
    徐宏宇
    竞争情报. 2017, 13(4): 4-7.
    情报的有趣之处在于能从跨界中捕捉微趋势,恰好这次受访的王飞跃就是这样一位跨界专家,他不仅是国际上智能控制领域的权威专家,也对社会科学、经济学、哲学,甚至情报学有所涉猎。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学术路径比较复杂,差不多是随机的,属于“布朗运动”。1984年之前,学习化工、机械、力学、金属、结构等,完全是“机械人生”。1984开始接触机器人和结构的主动控制,由此走上与智能控制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智能系统等。在美25年,4年在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RAL)做博士生,21年当RAL主任,与学生合写了英文中的第一本柔性机器人手臂、第一本挖掘机器人、第一本智能车的传感与控制相关的学术专著。从1994年起,开始将社会科学、认知计算引入智能理论的研究,对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哲学观感兴趣,并完全改变了过去对于智能的认识,进入了他的“智能人生”阶段。直到2004年,受“白头”怀德海(Whitehead)Process and Reality和奎因(Quine)Word and Object师徒的启发,写了第一篇虚实互动的“平行智能”论文,从社会计算、平行系统、知识自动化入手,开始了他的“平行人生”阶段。近年来,首次提出X5.0的全新理念,认为在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化后,我们进入了第5个技术发展阶段:平行化,就是以虚实平行互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时代。
  • 专访
    徐宏宇, 陈煦
    竞争情报. 2015, 11(3): 4-10.
    本期嘉宾:楠·巴尔杰(Nan Bulger),现任美国战略与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首席执行官,曾在多家企业担任竞争情报总监。战略与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对大多数在国内从事情报工作的人来说都具有标杆和引领作用,《竞争情报》自2004年创刊起就在每期的“各刊题录汇总”栏目中翻译SCIP的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最新文章题目,自2006年起又开始每年不间断地刊登SCIP年会纪行系列文章。
  • 专访
    竞争情报. 2010, 6(1): 2-4.
    2009年10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湖南告诉你什么是竞争情报》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上海科技简报》2009年第19期专题报道《情报:湖南产业转型中的慧眼》,详细介绍了竞争情报工作如何助力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湖南竞争情报工作起点高,应者多,开展得如火如茶,有声有色,它究竟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刊专门访谈了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副主任兼省级中心主任肖雪葵研究员。
  • 专访
    竞争情报. 2010, 6(1): 5-7.
    2003年,法国政府在总理之下设立了"经济情报高级负责人"(HRIE)这一职位,来负责协调法国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情报工作;2009年9月,这一职位发生了变化,改为"经济情报部间代表"。法国最大经济报纸《回声报》对此的评论标题是"经济情报将入住爱丽舍宫,接近萨科齐",认为这次调整,不仅是换人,而且是将管理经济情报的责任从经济部转到了总统手上。为进一步了解法国目前经济情报工作的进展情况,《竞争情报》杂志对法国工商协会(AFCCI)工商情报、创新和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曾任法国政府经济情报部门成员的PhilippeClere先生与法国Lille3大学Geriico研究中心的合作成员,曾对法国国家经济情报作过系统研究的MyleneHardy博士进行了书面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