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ISSN 2095-8870 CN 31-2107/G3

“特稿”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特稿
    曹磊
    竞争情报. 2022, 18(2): 2-8.
    本次首发的《全球科技创新趋势》是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创新系列报告”的新成员,从2015年起定期发布的《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到2018年起定期发布的《全球前沿科技热点》,再到如今的《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三份系列报告旨在从不同视角对全球科技创新进行长期监测与跟踪。与《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从地域角度研究全球的科技创新、《全球前沿科技热点》聚焦前沿科技本身不同,《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关注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趋势。本报告的撰写不仅参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趋势报告,还参考了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以及主流科技媒体的新闻报道,希望综合各方信息源来洞察科技创新的宏观趋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首批上海市重点智库,以“新型科技智库”为发展特色。《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作为重要的智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追踪发现全球创新动向,分析研判科技创新态势,为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提供决策支撑;同时,报告也期望为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管理、科技传播、科技情报等在内的科技创新活动带来思考和启示,为应对全球科技创新范式变化做好准备。报告最初成文于2019年,从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发展态势和政策治理角度,整理出9大趋势。近两年来,新冠疫情与前沿新兴技术对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改变,本文将在2019年文章的基础上对9大趋势的变化进行更新。
  • 特稿
    沙青青
    竞争情报. 2018, 14(4): 4-9.
    历时近一个月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在比赛之余我们发现,海量的体育数据充斥在球员、媒体甚至球迷的周围,然而依靠这些精准的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哪怕是顶级咨询机构的预测也被“打脸”了。如何看待这次世界杯的“预测之殇”?足球大数据是否可信?就此话题本刊请来情报专家帮助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到情报的转化。
  • 特稿
    曹磊
    竞争情报. 2018, 14(4): 10-16.
    随着技术的发展,足球运动也已经被数据所包围,并且有丰富的手段来对这些数据进行诠释。尽管数据分析未必能改变输赢,但不得不说足球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为此,本文从8个方面来看现代足球是如何利用数据分析的。
  • 特稿
    施雯
    竞争情报. 2018, 14(1): 4-9.
    在新闻来源趋于多元、传播路径趋于复杂、受众“打假”意识较弱的局面下,新闻业要如何捍卫其最重要的品质——真实性呢?放眼世界,无论是老牌媒体,还是社交“新贵”都不得不面对这一“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梳理全球新闻媒介“打假”求真的手段。有趣的是,观察新闻工作者们运用传统的事实核查方法或机器智能工具,抽丝剥茧无限接近新闻事件的真相,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分明能看见情报的影子——同样地越过信息收集的简单层次,通过深入调研、比对与研判,最终抵达真相,形成洞见(insight);也同样地期盼技术手段帮助提升工作方式与效率,却仍然离不开来自人类的洞察与判断力。
  • 特稿
    施雯
    竞争情报. 2017, 13(2): 4-12.
    “逆全球化”的思潮正在不少传统发达国家涌起。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这些事件背后,暗涌着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似乎正在为重构而蓄势。另一方面,世界创新发展大势又推动着所有的创新主体在竞争中合作。这就迫使我国的企业重新思考,如何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继续谋天下之智慧为己所用。
  • 特稿
    施雯
    竞争情报. 2016, 12(3): 4-13.
    “魏则西事件”在社会引发的强烈反响,发人深省。互联网,时而是将真信息与假消息同时投喂给你的一揽子买卖;时而选择性地说出部分的真相,用“真实的谎言”影响着受众。在真伪难辨的信息时代,我们如何才能突破自身认知的局限?本文尝试利用情报思维与手段,揭秘DC-CIK细胞免疫治疗、武警二院、百度竞价排名等背后的隐情和关联。即便我们触摸不到绝对的真相,情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无限逼近真相,或至少最大限度地远离欺瞒。
  • 特稿
    高桥豪
    竞争情报. 2016, 12(3): 14-17.
    本文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关系为切入点,从竞争情报信息源的角度,对日本传媒制度做了深刻剖析,分析和探讨了媒体信息源的可信度,有益于竞争情报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媒体信息时甄别信息的真伪。
  • 特稿
    李会会
    竞争情报. 2016, 12(2): 4-8.
    “一带一路”建设已从顶层设计迈入务实合作阶段,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与“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额中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 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预计电力、通信等产业将会迎来一波新的发展机遇。
  • 特稿
    张左之
    竞争情报. 2016, 12(2): 9-17.
    本文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发挥情报的作用,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所涉及目标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并以巴基斯坦作为样本,尝试有关巴基斯坦中英文资料及人际情报的可获得性。
  • 特稿
    艾积保
    竞争情报. 2016, 12(2): 18-22.
    本文分析了新疆的战略地位和优势,结合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服务现状,从新疆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核心区的现实需要角度,初探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的集成服务模式。
  • 特稿
    陈煦
    竞争情报. 2016, 12(2): 23-26.
    “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企业对沿线地区的情报需求激增。各类机构纷纷整合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建立一带一路特色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效果如何?分别有哪些特色?有哪些免费的优质资源可以挖掘利用?试用报告为你一一揭晓。
  • 特稿
    李艳
    竞争情报. 2014, 10(3): 29-30.
    今年是《竞争情报》杂志创刊10周年,作为国内仅有的一份以"竞争情报"命名的期刊,竞争情报界的同仁无疑应为其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与它同行。借此纪念创刊征文之际,作为情报人,我也来凝眸回首一下与竞争情报的不解之缘。与竞争情报的机缘肇始1989年,因高考志愿填报失误,误入图书情报系学习,心里是极不情愿的。
  • 特稿
    戴侣红
    竞争情报. 2014, 10(3): 30-31.
    喜悉《竞争情报》将迎来10周年,又见编辑部在征文,作为一名与竞争情报"有缘人",确有很多感慨!我于1987年调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从事的是军工经济与政策研究;经过几年的历练和摸索,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跟踪研究方向:俄罗斯的军贸和法国的兵器工业,并初见成效。我参与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奖,研究成果也陆续见诸刊物和报端,《现代军事》曾将我的研究成果登载在其彩页上。
  • 特稿
    梅宇森
    竞争情报. 2014, 10(3): 32-32.
    我与CI的情缘是一次非常巧合的相遇。刚刚专科毕业的我正和千千万万找工作的学生一样,投简历找工作是那时最重要和唯一的大事。由于对网络技术的钻研和对写作的偏爱,本以为会去从事网络技术相关工作的我,却得到了一份与竞争情报相关工作。直到入职我才知道我的职位是叫做竞争情报分析师,属于公司里非常神秘和重要的部门。我头脑里第一个反应就是:那是什么?那代表什么?
  • 特稿
    温宏建
    竞争情报. 2014, 10(2): 24-25.
    我本是竞争情报的外行,进入竞争情报领域纯属一系列偶遇和巧合的结果。2002年,我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支持,去法国做一年访问学者。9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法国做访问学者时,研究的题目主要是法国国有企业,我想继续研究这个题目,申请了巴黎第一大学的研究位置,获得了邀请。同时也收到了蒙彼利埃第一大学的一个陌生学者Damien Brute de Remur的邀请,希望我参加他们的Intelligence Economique(经济情报)的研究。按照我当时的理解,这是似乎是时髦的知识经济课题。
  • 特稿
    陈飔
    竞争情报. 2014, 10(2): 25-26.
    感觉还在昨天,这本中国唯一专注于竞争情报的杂志——《竞争情报》已经度过了十年的青葱岁月。十年,对于一本专业应用期刊而言,虽不能算成熟,但总应该算是成年了吧?这样定位竞争情报专业应用期刊,自然是与国内为数众多的图书情报类学术期刊区别开来。这十年是竞争情报事业发展的十年,是《竞争情报》坚守的十年。我们竞争情报从业人士原本期冀的辉煌并没有如期而至,走过的却是蹉跎的峥嵘。仅就这一点,也让我们为《竞争情报》感到自豪。
  • 特稿
    陈峰
    竞争情报. 2014, 10(2): 26-28.
    情报是人类特有的高智力活动。人类的情报活动大致包括两个体系,一是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情报体系——军口情报体系,二是经济、科技、社会领域的情报体系——民口情报体系。只要智力正常人不傻,谁都会认识到军口情报的重要性。至于民口情报,即使是社会精英,对民口情报一无所知者大有人在。很多人对民口情报没有认识,很多人对民口情报有着错误的认知——把"图书情报"等同于民口情报。事实上,竞争情报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口情报。竞争情报重要吗?我们不妨进行简单的反向思考:没有竞争情报,中国将会怎样?
  • 特稿
    李国秋
    竞争情报. 2014, 10(1): 26-27.
    《竞争情报》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发起征文"我与竞争腈报",而我与竞争情报的结缘还得从20年前的第一届竞争情报学会年会(当时的会议名称是"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说起。1994年金秋的北京香山,中国首批竞争情报研究者聚集于此,参加首届竞争情报学会年会。那时还是一名高校青年教师的我,有幸参加了该次会议。
  • 特稿
    陆赟
    竞争情报. 2014, 10(1): 27-27.
    2005年7月的一个酷暑天,我给上海图书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打了个电话,当时我刚在电脑上浏览了《竞争情报》杂志的试刊目录及卷首语,心里兴奋不已,很有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迫切地想找到我们搞竞争情报这一行业的组织。
  • 特稿
    陈彪峰
    竞争情报. 2014, 10(1): 28-28.
    在《竞争情报》季刊创办10周年之际,执行主编左之先生约我就"如何走上竞争情报之路"等谈一点看法。我与左之先生的相识已经有十几年了,见面之际,我们不但谈竞争情报,还有多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聚甚欢。与"竞争情报"的真正结缘,应该首推2004年在嘉峪关召开的第10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作为年会演讲嘉宾的我,是初次迈入这个行列,我带着很多的疑虑从上海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 特稿
    缪其浩
    竞争情报. 2005, 1(2): 1-2.
    不久前我从一位来访的瑞典友人处得知国际竞争情报的先驱者者斯蒂文·德迪约(StevenDedijer)于年前去世。斯蒂文·德迪约在全球经济技术情报界公认的领袖人物。他努力奋斗几十年,将那些在世界上做得很多但又讲不清楚的经济技术情报工作,加以理论总结和研究,提出了SocialIntelligence概念。晚年不顾年事已高,仍然身体力行地在全球各国推广他的信念。他始终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力呼吁这些国家建设属于自己的国家情报能力,尤其是,他曾经对推动竞争情报在中国的启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特稿
    繆其浩
    竞争情报. 0, (): 1-2.
    不久前我从一位来访的瑞典友人处得知国际竞争情报的先驱者者斯蒂文·德迪约(Steven Dedijer)于年前去世。斯蒂文·德迪约在全球经济技术情报界公认的领袖人物。他努力奋斗几十年,将那些在世界上做得很多但又讲不清楚的经济技术情报工作,加以理论总结和研究,提出了Social inteligence概念。晚年不顾年事已高,仍然身体力行地在全球各国推广他的信念。他始终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力呼吁这些国家建设属于自己的国家情报能力,尤其是,他曾经对推动竞争情报在中国的启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多年前我曾在《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一书中提到过他在中国的活动,在另一篇文章(传播范围很有限)中略详细地介绍过他的事迹,眼下许多橱述竞争情报在中国发展的文章都没有沣意到他,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疏漏。近年来因为工作繁忙,除了应付各种各样的任务和为完成课题项目会议论文外,我很少有主动写什么东西的冲动:但是德迪约的去世让我觉得有一种责任,要在中国竞争情报蓬勃发展之际,写些文字怀念这位当年曾在我们这里流过汗水的“掘井人”。